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这座北国春城按下了暂停键。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”,生命科学学院积极筑牢疫情防控底线,紧急成立疫情防控服务保障专班,制定疫情防控方案,灵活调整工作计划,为保障学院师生健康及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疫情防控会议精神,统筹协调学校各项工作部署,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,学院于3月13日、3月18日及3月19日分别召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议,切实做到举旗定向、凝聚人心、细致谋划、全面落实。
![](/__local/D/F9/46/0506B9CADC7296D91A6C9348DD3_E7DD3A23_A72A2.png)
学院领导入住教学楼,进行每日实验室安全巡查,明确红线,强化底线,筑牢疫情期间实验室安全屏障。
![](/__local/0/C8/B6/044068A11AABFD0E230F965B6F5_E1843C86_9EADA.png)
“青山一道,同担风雨。”吉林的疫情发展牵动着广大校友的心。截至目前,学院校友累计为学校捐款110万元,为学院捐款10万元,金赛药业、长春珑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学校、学院捐赠大批物资。
![](/__local/D/37/7E/5746AED4DDB0BBA4A5A60EAF254_B5EE7285_AE61A.png)
“科学应对,精准施策。”学院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物资保障、统筹管理、核酸检测、排查管控等工作,紧急制定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生管理工作计划,做到严格管控、精准施策。
![](/__local/5/03/8D/FA8B8660A7326658C6AD83D6ABC_323B8EFF_4129C.png)
“点点萤火,汇成人间星河。”学院学生副书记、辅导员深入一线,与学生同吃同住,学院百余人志愿者参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及后勤保障工作,让生科风采在服务保障中充分彰显,让吉大精神在战役行动中熠熠生辉。
![](/__local/E/09/34/6E6F19B197E23DAC6D628600606_BB5358FF_93E86.png)
针对疫情变化,学院本科生、研究生工作团队24小时坚守网络思政阵地,关注学生诉求、加强正面引导、宣讲防疫政策,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冲锋在前。
![](/__local/7/82/01/003FEEB2D6E0228AB5B0EA61D5F_DEAA6BA7_64626.png)
本科生班主任、研究生导师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,云端传递爱与温暖,加强封寝期间的学生思想引领、心理安抚及学业就业指导工作。
![](/__local/0/CB/8C/8A2180DDBD7390FF5C2EBEE1A83_231464F8_BF4A3.png)
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为调动师生科研积极性,学院组织开展系列线上学术交流活动,研究生微免论坛、酶工程论坛如期进行。
邀请四川大学青年学者开展星空学术系列讲座,学院师生踊跃参与。
![](/__local/1/00/73/F7A589E3F3956C8816B9F7AB655_6DB62B52_4E296.png)
举办《寂静的春天》线上读书会,以“自然·科技·人”为主题,启发师生在疫情的背景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科学观。
![](/__local/D/92/2B/173AAC624785A10AE0212A2CBAC_9AF0EE56_61666.png)
学院公共技术中心组织实验技术与仪器设备培训2次,保障疫情期间师生实验技术学习培训不间断。
![](/__local/0/6F/4F/0014519DA321742E16E77B2E7CF_50940841_375BA.png)
疫情封闭期间,学科建设、硕士研究生招生、博士生预答辩、培养方案修改等工作顺利开展。3月15日,学院线上开展上半年博士生预答辩工作,师生沟通充分,过程严谨规范,达到“停课不停学,培养不降质”的目标。
![](/__local/5/10/7C/3C69F5C7FA6AF70EE6A6D2B2F04_A370E524_523D2.png)
3月16日,学院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,副院长马俊锋传达相关文件精神,分析今年生源上线情况。领导小组对3个专业的学院分数线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决议。
![](/__local/7/3C/B1/8D8596A4D2F5D4C5B189A19E145_11FBD5D8_5B129.png)
3月17日,学院召开教学委员会,对2022版生物科学类本科培养方案初稿进行讨论,并形成修改意见。
![](/__local/A/AF/B8/D1B1AB502B44CB55EC8F663D736_39C9E524_81552.png)
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,封校期间,与3名海外人员进行线上通话,讲解政策,分析情况,为未来引进工作打好基础。
在项目申报方面,组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。
按照学校工作部署要求,学院有序完成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无缝切换,线上开课率为100%,并对线上教学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更新。学院院长、党委书记与学生共同听课,为做好疫情期间课程思政,保障教学质量提供切实建议。
学院成立“教学-学工协同育人工作小组”、“在线教学工作技术指导小组”,实时把握在线教学情况。同时,颁布系列线上教学指导文件,助力在线教学提 质增效。
![](/__local/E/C1/04/281E6E9A6E6F48F3AB322D531D1_B1A2B76C_A1F4D.png)
3月11日,学院召开“2022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培训交流会”,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提出了“优化在线教学内容、丰富在线教学形式、重视教学效果反馈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”的新要求。
![](/__local/0/B4/54/A9D96062B9150C61FD7B2A97518_EB1E7CF5_40D60.png)
学院扎实开展线上教学工作,做到精心组织,精密部署;共守云端,多点支撑;强化监督,全面监控,高质高量地完成线上教学任务。
学院新媒体中心按照学院工作部署,积极开展寝室文化节、线上树洞、网络电台等一系列活动,丰富学生封寝期间课余生活,倡导理性阳光,乐观向上的抗疫心态。
![](/__local/6/53/7D/5C3906CA8BBB578D5DFE9902E0E_C1731DB3_49EDC.png)
学院公众号在疫情封闭期间日更推文3-4篇,内容丰富,涵盖广泛,为师生提供一线抗疫资讯,发布抗击疫情主题正能量网络作品,持续加强网络思政阵地建设。
![](/__local/7/A3/7E/5292E8228585446EBC24138B818_742A9E28_93393.png)
“积力之所举,则无不胜也
众智之所为,则无不成也。”
疫情之下
感谢有你们
为学院发展和学生安全出谋划策
坚守育人初心的老师们
化身“大白”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们
可幸有你们的坚持
让周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
按部就班
![](/__local/E/F7/8E/FAA1E7ACDC15830FDFC48456A66_B50B7E10_15FDE.png)
![](/__local/6/C3/FF/E05455974DB57933882AC5A7335_AEB735A0_5A47E.png)
你们如盏盏明灯,如簇簇烈焰,如闪闪红星
汇聚成驱散黑暗与寒冷的万丈光芒
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希望
或许就在明天
疫情散去,春将至
万物复苏,人间安
![](/__local/A/70/74/F730FB56F83291B05F44DB7007E_C347576C_16109.png)
呲~
快听,那是冰雪融化的声音!